《解放日报》专版报道海外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15-04-10

     【交大海外讯】 向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捐款、为贫困山区孩子捐建希望小学以及财物、帮助应届大学生规划事业和人生、为革命老区教师量身定制公益性的培训……2014年8月25日,《解放日报》第12版对我院多年所坚持的爱心公益活动进行了题为《教育推动“全民公益”由理想变现实——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社会公益纪实》的专版报道。


以下是报道全文:

 

教育推动“全民公益”由理想变现实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社会公益纪实


纳尔逊?曼德拉曾经说过,教育是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最强有力的武器。社会责任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核心价值观,学院发挥一大批社会中高端校友资源优势,将公益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必修课,组织校友积极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去,推动“全民公益”由理想变成现实。


三方搭建公益平台 让每一颗心脏都有力地跳动起来


       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后排左三)、吴旦副校长(后排左二)出席海外教育学院“救治洱源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基金”交接仪式

 

爱心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但对于生命已经危在旦夕的人来说,则更需要爱心的垂青和眷顾。2014年4月24至25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带队赴云南推进省校战略合作,并出席了“救治洱源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公益基金”的交接。这项基金总额30万,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下称“海外教育学院”)校友沈焱个人捐资,将用于对当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免费治疗和食宿帮助。

 

2014年8月5日,海外教育学院与搜狐焦点公益基金、上海胸科医院共同签署“救治洱源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协议。仪式上,上海胸科医院院长高文向捐赠者沈焱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章”

 

“越来越多像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和沈焱这样的爱心组织和个人提供强有力的爱心支援,这对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高文说。

 

参加完“救治洱源县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签约仪式后,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前往上海胸科医院看望了首批8名即将接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对患儿家长表示“有学校在,不要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海外教育学院校友沈焱(左五)陪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左四)看望先心病患儿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活产新生儿的7‰-8‰,有250万儿童正在遭受这种疾病的折磨,但95%以上的先心病通过手术完全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生活质量。早在2013年6月27日,海外教育学院、搜狐焦点公益基金与上海东方医院就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

 

这项基金已先后对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孤贫先心病患儿进行了医疗救助。“被救治的患儿中有来自雅安地震灾区的,地震让原本就贫寒的家变得几乎一无所有;还有来自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的云南乡村的,因为治病负债累累导致家庭濒临绝境;还有来自贵州山区的,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由于基金的介入,这些患儿都得到了及时的救助”,海外教育学院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中心主任、东方医院院长助理周继人回顾说。他认为,这个三方搭建起的常态化运作的公益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备受关注的公益个案,其平台模式也成为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一个样板。

 

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参与了整个救助过程,在谈到救助与被救助的关系时,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慈善不是施舍,虽然是施救于人,但是在施救的同时,行善方也会受益,因为在获得救助对象感恩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一次净化,按照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实现。”

 

 

海外教育学院白同朔院长(中)出席与搜狐焦点公益基金、上海东方医院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医疗救助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作为三方合作的牵头者,海外教育学院院长白同朔认为,教育、医疗、媒体三方机构共同发起,本身就是一个模式创新,教育机构拥有一大批社会中高端校友资源,能充分撬动企业家的社会力量,又利用了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公众的信任起到广泛号召和正能量传递的作用,而医疗机构的专业参与确保了公益成果的最终达成。

 

知识改变命运 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海外教育学院副理事长严良瑜(后排右七)带领校友赴桂林荔浦县平村小学献爱心


投身公益事业,是海外教育学院企业家校友们常年坚持在做的事情,以班级或联谊会形式“抱团”进行帮扶也是学院校友多年以来的优良传统。除了洱源县,从2011年开始,海外教育学院《现代品牌战略与营销EMBA班》已连续三年定点对云南红河州贫困小学进行帮扶。

 

2014年3月,由海外教育学院组织的“桂林公益慈善行”首站来到了偏远的桂林荔浦县修仁镇平村小学。学院为该小学捐赠了300多套课桌椅、衣服、笔记本电脑、书包、文具等用品。为了将300多套课桌椅运到桂林,校友企业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的员工通宵达旦,总共花了三天时间,且不收分文。海外教育学院还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由学院校友出资,重点帮助60多名余名寒门学子完成学业。

 

公益慈善的第二站是桂林的资源县,该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地区,2013年财政收入仅为2.21亿元,是广西29个贫困县之一,也是桂林市最穷、最偏远的县。县委书记文飞亲自接待了海外教育学院的校友并介绍说,由于家庭贫困,许多学生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些过早踏入社会的孩子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一个孩子毁了,一个家庭也就毁了,为此,他深感痛心。“穷财政办大教育不是我们一时头脑发热,我们的初衷是让学生多接受一天的教育,就少一分犯罪的危险”,文飞说,“但全凭我们自己仍然感到力不从心,迫切希望能够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们改变命运。”

 

文飞的一番话让校友们集体陷入了沉思,“治穷先治愚”,大家表示,将发动身边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孩子们,“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爱心接龙” 黔西南扶贫公益深夜在行动

 

2014年6月28日,上海奇特园林景观营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苏寿梁第二次来到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8年前,他来到这里以他父亲的名义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这一次,他是随着海外教育学院组织的校友“黔西南公益慈善行”来到这里,同行的团员们和他一样,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海外教育学院校友。

 

“黔西南州地处贵州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目前全州300多万人,有将近100万的低收入未脱贫人口。脱贫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任务,而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公益慈善行校友到达黔西南州的第一天早上,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冒雨为大家介绍了当地的情况。

 

 

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冒雨为海外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红新(前排右二)及校友介绍当地情况


企业家校友一行来到黔西南州兴义市,看到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缺少学习用品,四、五个孩子挤一张课桌。但是尽管条件艰苦,孩子们还是那么活泼生动,笑容灿烂,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校友们来到了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望谟县乐旺镇,走进一所离镇政府所在地较远、未通公路的乡村小学,村里没有水源,师生饮用和生活用水只能靠教学楼楼顶积蓄的雨水,极不卫生。若逢雨水少的年份,学生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上,而修建一口水窖仅需要耗费2万元。

 

白天看到的场景让海外教育学院的校友们内心阵阵酸楚,孩子们天真而渴望的眼神更是犹如一记重锤,打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晚上回到住处,大家久久不能入睡,几位校友找到了带队的海外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红新商量,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在校友微信群里一场“爱心接龙”活动在山区深夜火热的展开。大家纷纷响应,从体育器材、照明设备、桌椅、书包、服装、书本到现金,2000、3000、5000、10000……这场爱心接龙活动从深夜一直持续到黎明,短短时间内共募得善款20余万元。为了解决当地学生吃水问题,来自联合水务集团的丰洪斌校友与当地政府对接,提供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校友南通东城置业董事长陈翔与州教育局签订了捐建协议,拟出资150万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在未来,我们不仅会进行学校、福利院、孤儿院的定点定项帮扶,还会采取‘送教上门’,对老师进行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另外,我们还将号召广大师生到当地支教,组织企业家校友与政府对接,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将高科技与环保节能的产业引入当地,将公益与经济帮扶结合起来。”海外教育学院副理事长、原交大校长助理严良瑜介绍说,“公益不是简单的捐钱,而是要将‘输血的方式’转变成‘造血的机制’,要考虑持续性问题才能真正改变当地现状。”

 

校友职业导师大手牵小手,帮助大学生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前排左四),海外教育学院理事长陶爱珠(前排左五)、执行院长王红新(前排左三)出席“职业生涯导师”计划启动仪式

 

即将出任上海最大商标注册代理机构京沪商标事务所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的马强,对公司和个人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但你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位上海交大材料工程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5年前即将走出校门时的痛苦和迷茫。

 

2009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寒窗苦读了十几年,从贵州思南县贫困山区走出来的马强渴望改变命运,他想留在上海,“这里的机会和优势不是家乡可以比的”,作为一名来自山区的毕业生,马强除了和其他应届毕业生有着一样的迷茫之外,更多了一份不自信。

 

为了帮助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2009年3月20日,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组织了一场“百家企业、千个岗位”的大学生招聘会,100多家校友企业为交大及其它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超过1000个岗位。同时海外教育学院18位企业家校友受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首批“职业生涯导师”,这18名“职业生涯导师”一对一辅导了18名上海交大的毕业生,马强是受辅导学生之一,他当时实习的企业是京沪商标事务所,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徐正国就是他的“职业生涯导师”。

 

徐正国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马强时的情景:“小伙子很淳朴也很踏实,他能够考上交大说明个人能力绝对不差,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在上海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大学四年又几乎都在闵行校区度过,对外面的世界接触不多。就业的困难并不是来自于能力,一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因为初出校园的人很难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我们这些导师要做的就是将他们扶上马,送上路。”

 

 

“职业导师”徐正国校友和马强首次交流

 

在徐正国的带领下,马强进步很快,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2009年毕业后成了公司一名正式员工,2012年他已经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如今即将就任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的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精英。回想起这几年的工作经历,马强十分感激导师徐正国对自己的帮助,“我是非常幸运的,在我最为迷茫的时候,正是海外教育学院和导师帮我突破自我,规划职业,我才能最终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马强表示,自己在人生关键时刻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将来会以实际行动去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而对于徐正国来说,他认为公益是双方面的,作为一名企业家,有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分忧;另一方面,在为社会做出微薄贡献的同时,自己的企业也因得到宝贵的人才而受益。

 

 “老区师资能力提升计划”,教育公益“授人以渔”

 

在安徽省潜山县,有一所全省的重点示范中学——野寨中学,虽然教学质量一直居安徽省前列,但因地处革命老区,属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学子生活艰难,学业难以为继。今年年初,来自上海的50余位企业家的一笔捐款解了这所中学的燃眉之急。

 

这笔款项的出资人都是国内一线的企业家,如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申通快递集团董事长陈德军、恒大集团总裁周惠明、水星家纺董事长李裕杰等募集善款45万余元,这笔款项将资助野寨中学50名学生高中三年的学费,这些企业家都是海外教育学院《中国CEO全球研修计划》首期班的学员。

 

作为教育机构,海外教育学院在公益事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学院启动的“老区师资能力提升计划”已实施了三年,从2012年的“潜山县野寨中学青年教职业与管理素养提升研修班”到2013年的“潜山县黄铺中学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再到2014年的“安徽省潜山县野寨中学第二期教师职业与管理素养提升课程”,该计划为老区基层教师们“量身订做”了培训方案,选派最优秀的老师“送教上门”对当地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资助受训教师利用暑假来沪与上海优秀学校交流学习。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后反馈,受训的青年骨干教师将学到的先进理念、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教学改进效果十分明显。

 

 

海外教育学院启动“老区师资能力提升计划”,为安徽潜山县野寨中学青年教师举行公益培训

 

海外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红新说:“真正的公益慈善不仅要‘授人予鱼’,更要‘授人以渔’,帮助一个孩子,可以解决一个家庭的燃眉之急;捐助一所小学,可以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做教育公益,对教育者进行能力和素质上的提升,则能够影响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成倍数增加的”。

 

供稿:海外教育学院发展联络部 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