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港经济论坛举行,两地企业家共话品牌力量
发布时间:2014-03-06

20131216日,上海及到达海外教育学院与《沪港经济》杂志社、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品牌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13沪港经济论坛?品牌力量与市场运作”活动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原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香港电影工作者总汇会长吴思远,法国LV集团中国区总裁吴越,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江锡洲,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杨荣燊,戴德梁行北亚区行政总裁张国正,《沪港经济》杂志社社长陈平田,上海市品牌促进中心主任、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普陀区国资委主任边慧夏,上海现代城市购物花园创办人丁志强,上海现代服务业品牌委员会主任、培罗蒙总公司董事长金建华,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荷生,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上海南汇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忠,香港贸易发展局驻上海代表王斌等嘉宾与会。我院副院长谷来丰、院长助理周怿出席活动,论坛由谷来丰副院长主持。

《沪港经济》杂志社社长陈平田发表演讲

《沪港经济》杂志社社长陈平田说,品牌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上海曾经有中国品牌支柱的名誉,“上海制造”曾经是中国品牌的代名词,如今时过境迁,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不多了,对于年轻一辈来说认知度更高的已经是像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星巴克,苹果这样的世界品牌。由此可见,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品牌影响力无处不在。他认为,品牌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如今在大学里已经开设了品牌教程,如何推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品牌是国人共同探讨的课题。

上海市品牌促进中心主任、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演讲

上海市品牌促进中心主任、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发表了《品牌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说,现代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把利剑,经济危机既是考验我们品牌的时候,也是我们塑造强化品牌的时机。他指出,商品、商店、商圈都有品牌概念,而商店品牌的影响力正在削弱,现在零售商家比较关心的是硬件,在商场装修等方面投入很大,堪称国际一流,但往往没有注重商家品牌的塑造。商务部正在提倡零售商业开发自有品牌,开发自有品牌势在必行,但是目前自有品牌只占1成,因为我们商业自营的比例低。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商圈的影响,商业街的影响力比单个商店的影响力更重要。

法国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作主题演讲

法国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吴越在《国际品牌与中国市场》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LVMH集团这个拥有全世界六七十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公司与其它奢侈品同行有什么与众不同,以此揭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演变脉搏。他说,所有品牌的成长、壮大和成功,其实是和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性的运动,没有消费者就没有任何品牌的定位,也没有任何品牌所谓的胜负。LVMH集团在中国的雇员已超过一万人,覆盖几十个城市,零售的布局已经超过了上千个门店。他强调,这个行业非常注重零售,所谓零售就是直接跟消费近距离的接触。他说,高端零售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是为了迎合需要,零售是一种娱乐,这个年代赋予它不同的意义,而上海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先锋的作用,他相信这个作用一定会持续,上海的经验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胜过香港的经验。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演讲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打造中国文化产业卓越品牌》的主题演讲从他所创办的UME院线谈起。他说,在打造UME电影院之前,做过很多市场调查,当时中国的电影银幕大概也就两三千块,而且都未标准化,他想做出心目中认为好的电影院,把国际上主流的多厅电影院引入中国。经过12年的辛苦经营,现在UME已成为中国电影院的知名品牌。他讲了一个花絮,他曾经参观了上海电影制片厂旁边的上海电影博物馆,觉得这个博物馆办得非常精彩,记录了前一辈电影人点点滴滴对电影的贡献,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们今天应该感到很惭愧,以后我们上海有什么东西可以摆进去?”他希望这个感触可以给关心中国电影的人一种反思,并重视上海文化产业的名牌效应。

品牌交流对话环节

在接下来的品牌交流对话环节,戴德梁行北亚区行政总裁张国正、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江锡洲、培罗蒙总公司董事长金建华、上海现代城市购物花园副总经理孙鼎、上海南汇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忠、爱企360网首席执行官蒋彦等嘉宾就《打造中国房地产服务顶级品牌》、《重振外滩金融雄风》、《重铸中华老字号辉煌》、《开创上海奢侈品新天地》、《主题:打造产业发展综合体》、《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电商第一品牌》等主题展开对话。我院谷来丰副院长主持对话。

海外教育学院谷来丰副院长分享观点

张国正认为,做品牌就要和跟客户近距离的接触,并坚持服务的中西合璧,要熟悉中国的国情。另外也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多元化经营。江锡洲谈到了如何利用外滩这个历史品牌招商引资,打造独一无二的金融平台。他说,一个产业品牌的建立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同时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外滩正在打造建设外滩金融创新实验区,主打互联网金融,截止今年12月份,已经有30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外滩落户,并建立了外滩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成立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中国民营金融研究中心。金建华从“培罗蒙”这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作为案例讲述,品牌的成长历程,并进行经验分享。他说,老字号品牌要做到传承与创新,所谓传承就是把我们老一代的记忆传下去,创新就是要跟国际接轨,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的制作工艺和管理办法。孙鼎介绍了直购直销品牌的运营经验,他说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令人叹为观止,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高端品牌在中国的自购自销将是一个趋势。根据2012年的数据,欧美一线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零售价格和香港相比高出45%,和美国相比高出51%,和欧洲意大利、法国相比超过70%,正是这样巨大的差价才导致为什么有大量的消费者看好直销。奚志忠介绍了上海南汇工业园区的发展现况和产业发展综合体的发展趋势,他表示,园区正在主动承接自贸区的辐射效应,比如企业注册在自贸区,但是自贸区里面的运行成本高,它整个运营可以搬到工业园区里面,同时可以享受到自贸区各种相关政策。蒋彦在对话中表示,网络交易的电商平台从雏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带动的永远是个人用户需求的满足,从这次“双十一”达到300亿的交易额说明电商对个人用户的发挥已经到了极致。他认为,从资本角度来说,B2B模式还没有到爆发的阶段,互联网的热闹淹没了它真正的价值。随着GDP对产业的调整,针对电商企业解决服务交易的不透明、信息的不公开不对称以及分类模糊的问题是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传统型企业提供专业的贸易交易平台暗含商机,也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发表演讲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发表演讲,他回忆了自己60多年人生不同阶段感受到的品牌的力量,他说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时期考上了师大附中,母亲非常高兴的买了一双半高筒的球鞋作奖励。上世纪70年代,在黑龙江军垦农场支边,当时只要一讲起上海的东西,“永久84自行车”几乎无人不知,成为当地农场职工最仰慕的东西。他总结说,品牌既是企业经营的策略问题,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品牌是经济问题,往往辅助产品,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品牌需要不断创新,传承和积淀,优秀的品牌都是多年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他认为,品牌不仅是企业的软实力,也会成为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更是国家甚至民族的软实力。

    活动最后,上海现代服务业品牌专业委员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上海代表处共同签署了《关于沪港两地品牌合作意向书》。

供稿:海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