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4日下午,学院第八十二期高端讲座“中国农业银行英国分行CEO闫海亭:深度解析近期英国同同业拆借利率事件”在上海交大校区教学一楼举行。中国农业银行英国分行CEO闫海亭、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尚振刚副院长、谷来丰副院长出席并参与交流。
2007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同业拆借利率事件令世人咋舌。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牵头,对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和东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Tibor)进行了联合调查。包括花旗、德意志、汇丰、摩根大通、RBS、劳埃德、瑞银等20余家大型金融机构被怀疑存在串通行为而涉入此案。同业拆借利率释义:当今货币市场之中,同业拆借利率是最为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标准之一,该指数可以准确的反映出金融市场短期资金的供求关系。对于快速成长的国内银行业,必须对同业拆借相关问题引起重视,以上事件是一个必须拿来认真思索,仔细分析的经典案例。
担任演讲嘉宾的闫海亭现负责中国农业银行英国分行的海外筹建,因其常年在英国伦敦工作,对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事件极为熟悉,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信息。
谷来丰副院长首先致欢迎词,他说,中国农业银行英国分行是在当地注册的独立法人公司,作为一家跻身世界金融中心的中资银行,和本土银行的激烈竞争可想而知。谷院长表示,学院特邀闫海亭为大家举办这个讲座,剖析银行同业拆借的方方面面,就是为了帮助国内银行专业人士吸取英国同业拆借利率事件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制度,规避风险。
在正式演讲前,尚振刚副院长代表学院为闫海亭颁发了学院兼职教授证书。
在接下来的嘉宾演讲中,闫海亭回顾了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事件那段历史,他同时也提醒说,利率市场化发达的国外银行以LIBOR(伦敦银行同行拆借利率)为市场基准利率,用其制约其他核心的利率,具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国内银行的利差几乎是国外银行十倍,高利润引起国内恶性拉存款现象,存在高成本压力以及恶性竞争。
“我们的银行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进步很大。但真正参与到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当中还需要走很长的路。”闫海亭表示,若银行间的恶性竞争减少,将会更趋于阳光化,更趋国际化。
新闻链接:
网易: http://money.163.com/12/0804/22/883KBB2E00252H36.html
搜狐:http://money.sohu.com/20120806/n349946294.shtml
东方财富网:http://topic.eastmoney.com/JDHJ2012/
供稿:海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