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原法学院

单位名称:凯原法学院

主要提供的培训内容:司法干部综合素能、法律实务强化、特定法律行业提升、精品法商高端项目公开课

部门架构及联系电话:

一、培训中心主任:骆云

岗位职责:分管学院非学历教育工作。

电话:62934697

邮箱:luoyunsjtu@126.com    


二、项目负责人

1、项目负责人:杨建澄

岗位职责:负责培训项目的市场开拓、课程设计等。

电话:15000162450

座机:62394887

邮箱:yangjc@sjtu.edu.cn

2、项目负责人:蔺晓峰

岗位职责:负责培训项目的市场开拓、课程设计等。

电话:13816692852

座机:62932323

邮箱:linzefeng@sjtu.edu.cn

单位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可以上溯至南洋公学时期的特班和政治班教育。历经百年,虽中途有所中断,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逐步恢复交大的法学教育事业,1992年开办法学本科专业,2002年6月,根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了法学院。2007年借助廖凯原基金会捐助的东风,学院延揽法学名师、塑造学术品牌、培养治国之才和学术精英。十余年风雨征程,学院已经连续七年进入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行榜世界百强,在2017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在国内外法学教育界的美誉度显著攀升,被誉为国内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2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人才计划近10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上海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9人次。本院在全国率先设置全职实务教授岗位,聘任国内外顶尖实务专家,承担实务课程教学工作。目前,教师中45岁以下占48.5%,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7%。具有海外经历的占88%,在海外专业期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的占50%,师资的国际化水平居国内法科院校前列。作为首批试点文科院系,正式启动长聘体系建设,以完善各类人才发展的上升通道,增强师资队伍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院现拥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改试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上海市基地。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8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4门、市教委重点课程8门、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3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2门。教师教学获奖不断取得突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交大“校长奖”、上海交大“教书育人奖”、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育才奖、烛光奖、优秀教师等数十项荣誉。

学院注重学风和教风建设,强调教学质量建设。举行教学思想大讨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深入人心,“学在交大、学在凯原”稳步推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2018年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截止目前,已连续七年举办卓越法律人夏令营、连续五年举办法学英才暑期学校,吸引了大批优质生源。本院首创的“三三制法科特班”,使法律硕士教育的定位和内容构成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2017年本科毕业生毛晓同学荣获“罗德学者”奖学金,为上海交通大学实现该项目零的突破,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法学领域第二获奖者。学生在国内外的高水平竞赛或论坛中取得包括冠军、一等奖在内的优异成绩。截止到2017年底,共获得18项国际级、45项国家级、20项省市级奖项。我院毕业生质量获得很大认可,近些年来一流律所、国际大企业法务部门主动到我院开展招聘活动的已经应接不暇,有些顶尖机构决定把我院毕业生作为聘用首选。毕业生(本、硕、博)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

学院科学研究取得系列重大突破,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科研经费、学术成果获奖等,成绩显著。A类和B类高水平论文发表有质的飞跃,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三大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居全国法科院校前十。十年来,科研论文发表与专著出版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出版专著共203余部,共发表CSSCI及以上论文近980篇,SSCI论文75余篇,SSCI论文发表数在全国法学院名列前茅。我院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社重大项目、上海市哲社重大项目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仅2018年,我院彭诚信、胡加祥两位教授分别承担了《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和《我国转基因食品规制法律体系构建研究》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范进学教授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强宪法实施、教育和监督研究》;杨力教授承担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近五年,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5项,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19项。

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积极推动“法治国家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的建设。聚力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需求,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研究基地获批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并和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双双入选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式建设计划。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正式成为国际海底管理局观察员,实现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观察员席位“零”的突破。在重视科研产出和研究基地建设的同时,法学院还高度重视学术阵地和交流平台的搭建,共创办和合作创办期刊六本,其中《交大法学》已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并在2016年度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统计中排名第13位。

学院通过与海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互访,不断拓展全院师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国际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在已有53项协议的基础上,2018年新增了与神户大学关于设立文理融合国际共同研究基地备忘录,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交换生协议,美国纽约大学交换生协议等8项协议。接待海外著名政要、公务访问共计35次。进一步打造国际高端品牌项目,不断提升LLM项目、SJD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国际高端培训项目等品牌项目的质量。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与印度、新加坡等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网站链接:https://law.sjtu.edu.cn/ (凯原法学院官方网站及培训中心网站正在改版中,新网站近期将会上线)